学院新闻COLLEGE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

【曲周精神专题】前衙科技小院第二大组采访记录

发布时间:2019/4/17 16:12:14       访问量:

前衙科技小院农户 | 龙先生: 葡萄地里的守望者

采访人:王宇宁 李言 李韩琳 王紫乔 黄延喆

老两口,八亩地,辛勤劳作,朴实生活。家住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前衙村的龙先生和老伴退休后就一直经营打理着自家的这几亩葡萄地,每年收入一笔不太稳定却也足够补贴农村家用的血汗钱。一直以来,农大驻扎在前衙村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同学们对村内像龙家老两口这样的葡萄农户提供着技术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助力前衙村葡萄产业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问:简单介绍一下您家里的情况吧,平时地里的活儿都谁干,孩子们在哪里上学?

答:我家一共八亩地,不是很多,我和我老伴两个人就忙得过来。前衙村内有小学,我的外孙和儿子小时候都在村子里上学,村子这里的学校很好。现在,我的孩子最小的初中了,在县里,最大的已经大三了,在承德。

问:为什么您和村里的大部分人都选择种植葡萄呢?

答:现在国家市场经济正在鼓励种植葡萄,种植葡萄收成高。现在的经济不是计划经济,不像以前是国家需要多少面啊,棉花啊,我们去种植。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不一样了。

问:您种植葡萄的年收入大约是多少?平时和老伴两个人干活累不累?

答:一年一亩地收入差不多五千块钱吧,但不稳定。漫灌的时候比较辛苦,因为工作量很大,也没有用什么设备,还是靠人工的。我考虑过土地流转和接替管理的问题,仅仅靠老百姓是不够的,想要让农业产量化,产生更大的价值,我们需要考虑孩子毕业后回来扎根农村等问题。


问:您的葡萄一般是如何销售出去的,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解决的问题?

答:会运送到全国各地。但储存的时间不算长,有的会放到冷库里面,但主要是靠大卡车,每天会有十几辆大卡车直接运走。巨峰葡萄皮薄,光靠在乡村里卖是卖不了的。如果可以建造一个酒厂就好了。现在正在尝试开拓葡萄酒及其相关产业,但一切还没站稳脚跟,这样子我们葡萄才不会是白养了。

问:平时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是如何帮助你们的呢?

答:他们经常会在小院里讲课,会有广播,我也总来这里听。会把土壤拿来化验化验,看看土壤里缺少什么元素。他们都是专家研究生,提供的方法很有帮助,我相信科学。


人之本心,贵在坚守。龙家老两口坚守着家里的八亩葡萄地,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坚守着“解民生之多艰”的责任,在前衙村共同描绘科技发展,葡萄丰收的美好生活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