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

蔡然
ICB初来乍到
也许正是因为名字里有个“然”字,从小开始便习惯了顺其自然,家里人也没有给我施加任何压力。十八岁之前,一路走来,上着还不错的学校,考着中等偏上的成绩,“学霸”这个词一直跟我没什么关系。十八岁那年,离开家,幸运地来到国际学院就读经济学。大一大二是开始接触西方文化+融入东方传统校园文化的两年。一方面是教学体系西方化,或许是学院老师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全英文授课的魔力,又或许是可以学到从传播学到人类学多元化的课程,上了大学,我反而有了更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是大环境东方化,大一开始,我便同其他学院学生一样,参与校内社团组织,申请成为助教并且积极入党。两年后,有机会到美国交换,不得不说国内两年的外教文化和课制安排为之后海外求学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多听、多写、多交流、多参加校园和志愿者活动,我在语言表达上渐渐找到了门路,同时由于国内两年的积累和努力以及凭借中国学生数理方面的先天优势,学习上也更加得心应手,反而成了别人眼中的“学霸”,最终以主修经济学、辅修数学,GPA 3.9以上的成绩顺利毕业。
站在十字路口
后来,在就读金融研究生期间,我也迷茫过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毕业后是直接回国,还是争取留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幸运的是,毕业前的一次偶然机会,我认识了美国犹太领袖罗森先生,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得到了在罗森家族地产投资公司的实习机会。其实,之前从未想过会进入地产领域,以为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偏离了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轨道,但其实不然,后来发现金融知识只是一把利剑,重要的是看持剑人剑指何方和怎样将剑法发挥到极致。在实习期间,我发掘了不少地产与金融结合的乐趣,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后来公司主动为我提供了工作签证,便顺理成章地留了下来。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直接回国,好在可以更早地适应国内生活和工作环境,占据一席之地;但继续留在美国,则多了一份体验,感受纽约的别样生活。
体验多样人生
刚到纽约的时候,每天都以工作为重心,两点一线,也就是那时起,腰椎和颈椎常常酸痛,所以想提醒初入职场的校友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多注意劳逸结合,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另外,切忌在工作中遇到疑惑时,担心问题简单而不好意思开口。要知道,工作前期基础没有打牢,反而会为日后徒增烦恼,况且你能想到的问题不一定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在思想碰撞中还能拉进同事间的距离,让你更好地融入公司文化。这样的日子大约持续了半年多,工作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我开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兴趣爱好、尝试去做不一样的事情。
机缘巧合之下,我与背景各不相同、但有共同理念的小伙伴开启了电子商贸创业之旅,虽然是副业,但丝毫没有减少我的热情。此外,我发现在纽约的农大小伙伴们并没有很有效的沟通渠道,便与几位校友商量发起设立了中国农业大学大纽约地区校友会,一年内校友人数从15位增至200多位,并得到时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教授亲自授旗。为了确保校友会合法合规,我们在美国申请注册了501(c)非盈利组织,并受邀加入了中国高校北美校友会联盟,在为农大校友提升归属感的同时,也为校友职场发展、学术研究、创业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资源共享平台。每一次校友的认可,都深感我们的工作没有白费。转眼间,已经在纽约工作近三年,为了增加自身对行业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丰富行业资源,我开始参与到与地产和金融相关的活动中,也正是因为一份热情和活动组织经验,有机会参与创立了亚洲金融协会地产委员会,并得到协会认可,获得了亚洲金融协会“2016-2017年度最佳贡献”称号。
在纽约的四年发生了太多难以褪色的事情,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结起来就是,无论身在何处,都一定要多尝试、多思考,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只要是能想到的,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由于个人原因,2017年我决定回京。幸运的是,回国后仍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的地产金融路仍在延续。北京和纽约一样有着忙碌的人们,有着几乎一样的硬件条件,不同的是,在纽约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北京生活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正因如此,国内工作的担子越重,成长的会越快,更能体会到什么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人生走的每一段路,做的每一个选择,经历的每一件事,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有它的价值。只要你是有心人,只需要抓住良机,之前的种种经历和积累,会不断形成合力,终将让你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作者简介
蔡然,201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经济学专业,2013年获得美国特拉华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曾在美国地产金融行业工作四年,就职于美国Rosen Partners公司地产板块,任职投资分析师,专注于住宅、长租公寓、酒店等领域。在美期间,参与创立Asian Financial Society地产委员会并获得协会授予的“2016-2017年度最佳贡献”称号,发起成立中国农业大学大纽约地区校友会并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作为American Jewish Congress中国事务代表参加全球市长大会,促进跨国投资和商务交流。现就职于国开金融城镇化板块,任职高级投资经理,业务主要涉及城市更新、住房租赁、产业地产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