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有的”换“你要的”——国际学院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赛前辅导
“一个没有动力的意志力是没有生命的。”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在当下的竞争浪潮中,大学生作为立足于时代潮头的新青年,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做出适应时代并引领时代的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各高校学生不可回避的思考议题。当前,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给参赛同学们提供更加专业性的指导,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们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参考方法,学院邀请专业老师开展了一场职业生涯规划专场讲座。
11月25日19:00,本场讲座在国际学院贝德福报告厅准时开展。郝芳宁老师从归零思考法展开,以“我是谁?”这一经典哲学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在老师逐层深入的提问当中,台下同学们在一次又一次回忆和溯源的过程中更深入地对自我进行了剖析,对自我的定位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知。
在几个问题串联起的引入之后,郝芳宁老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对同学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指导。台下同学们聚精会神,报告厅中回荡着芳宁老师温柔而有力的声音。在“自我探索-专业探索-职业探索-自我管理”的线索指引下,同学们从四个方面更加深入地探寻生涯规划;在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和生涯彩虹图的实际学习中,同学们不仅对于本次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有了框架明晰的认知,同时也在个人成长发展进程当中获得了更加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储备。现场同学们紧紧跟随着郝芳宁老师的节奏,时而欢笑不断,时而静默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在轻松愉悦的讲座氛围中获得最有效益的思考成果。
在引导同学们对于个人职业认知的过程中,郝芳宁老师提到当下被众人熟知并且广泛运用于社交环境的MBTI测试,台下同学就这一话题展开了积极的互动和交流。他们互相交换自己的测试结果,并对于多次测试产生的不同结果进行了观点的交流。随后,郝芳宁老师在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部分中,将以MBTI测试为代表的“内部探索”与“外部探索”相结合,鼓励同学们对于多方面的集体环境进行个体化的思考。在讨论交流的过程当中,同学们或是奋笔疾书记下重点要义,或是举起手机拍照留存课件中的精华部分。“一个没有动力的意志力是没有生命的”,在同学们专心致志的眼神里,在同学们飞速记录的笔尖下,凸显出全新人生坐标系中青年的意志力,洋溢着独属于时代新青年的蓬勃生命力。
此次讲座作为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赛前辅导,带给同学们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一个没有动力的意志力是没有生命的”,在同学们专心致志的眼神里,在同学们飞速记录的笔尖下,凸显出全新人生坐标系中青年的意志力,洋溢着独属于时代新青年的蓬勃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