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中华民乐工作坊】--沉浸式中国古典音乐文化之旅
4月25日,国际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组织举办了以中华民乐为主题的中国文化体验工作坊“Workshop on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an Ancient Way of Performing”。工作坊向全校中外籍教师发出邀请,邀请老师们前来参加、体验,共同探索中华民族音乐的传统文化魅力。
本次工作坊邀请国际学院“汉语和中国文化课堂”授课教师苗立丰进行课程设计,全程英文讲解,旨在使参与者了解中华民乐的文化内涵、音乐风格、乐器历史,促进中外教师间的文化交流。
苗立丰老师首先用讲座的形式,宏观介绍了中国音乐的特点与文化内涵。先从声律角度出发,分别介绍了中国音乐的音阶及曲谱的特点,中国民乐使用的是“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与西方音乐的七个音阶不同;继而以此为引,详细讲述了传统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礼乐”内涵。“礼”为天地之序”,是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为天地之和,是道德的彰显,因此儒家思想视“礼乐教化”为全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能够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此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文化内涵。


接着,工作坊依次对二胡、古筝、扬琴、琵琶和柳琴作为经典民族乐器进行了介绍,并邀请三位国际学院学生进行了乐器的展示与演奏。赵欣彤同学弹奏了一曲古筝独奏《雪山春晓》,旋律优美,琴声悠扬,展示了古筝音乐的无限魅力。李若水同学分别弹奏了《春江花月夜》、《春雨》、《十面埋伏》和《彝族舞曲》四首经典独奏曲的片段,曲风独特丰富,技巧精致娴熟,生动展示了琵琶曲的深度和难度,为听众带来许多惊喜和赞叹。接着,谭羽宁同学演奏了扬琴曲《春到清江》,旋律轻快明亮,扬琴的独特音色和演奏技巧带来了难忘的视听感受。最后,苗立丰老师以一首柳琴曲《晴雯歌》结束了演奏环节。




优美古曲回荡在耳,中华文化飘扬在心。民乐学习和欣赏活动后,老师们迎来了最感兴趣的互动环节。参加活动的中外教师与学生们亲切交流互动,近距离观摩并弹奏各种传统乐器,感受民乐的演奏方法与独特的音质音色,了解更详细的乐器知识,学生们也跟中外教师们交流了各自学习民乐的经历和感受。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的热爱感染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个人,现场充满了乐器声和笑声,交流环节大大增加了此次民乐工作坊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活动结束后,国际学院的外籍教师们表示,本次中华民乐工作坊带来了一次难忘的音乐之旅,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华民族音乐,他们十分享受参与的过程,期待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下一次交流文化活动的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