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召开大学生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研讨会
9月6日上午,国际学院在一楼报告厅开展学院大学生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研讨会,校团委书记范大年,学工部副部长李萌,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周蜜,学院院长李道亮,副院长许廷武、王晓燕出席会议,学院党委书记陈明海主持会议。
陈明海首先对学生思政相关部门领导到会表示欢迎,并对相关部门长期以来对学院学生思政工作的支持表示了感谢。然后他介绍了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一方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要求,在国际学院学生思政工作中“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另一方面,也是落实学校党委部署的“8+2”行动要求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
王晓燕发言。她结合今年5月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参观访问的见闻,向参会老师和学生辅导员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毕业的优秀学生,与大家分享了合作院校的校园文化、住宿环境和学生服务管理模式,以及如何通过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方式方法。
宁鹏飞分享了今年8月赴合作院校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CD)参观访问的经历,重点介绍了该合作办学项目赴外交流学生在国外的生活学习情况,学习的相对优势、特色的学习资源、校园设施以及UCD的学生管理模式,鼓励更多同学在本科阶段多参与国际交流,增加跨文化教育经历,成为国际化人才。他还通过农大和UCD学生事务的对比分享了对学生思政工作的思考。
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想政治课专项组一等奖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段蕾老师,结合自身既担任国际学院班主任、又担任国际学院思政课教师的身份和经历,与大家分享了针对国际学院思政课教学的一些思考。她指出了近年来国家对大学思政课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以及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自身教学经历,给国际学院学生如何上好思政课,给班主任们提出了建议。
李萌分享了学校学工部近期的工作安排,提出以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目标,学校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将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智慧服务创新基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并提出希望国际学院的班主任和辅导员能够广泛地参与其中,通过此项工作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
周蜜结合近年来心理摸排情况,通过学院和学校平均水平的对比分析描述了国际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国际学院作为首批成立的二级心理站所在学院,在学校心理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班主任、辅导员在学校心理危机防范中如何做好应对处理、心理工作开展原则和注意事项。
范大年对此次研讨会予以了点评。他对此次会议召开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认为这次会议层次丰富、代表性强,体现了学院党委对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视。国际学院作为学校开放程度高、国际视野开阔的前沿学院,在学生思政工作创新方面也具有较多的参考性。他还结合校团委2023年的中心工作对国际学院的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建议,希望学院师生结合本院实践,在基层队伍和班团建设两大要点上开展工作,活跃基层支部和班级活力,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抓好青年队伍建设,努力创先争优,做好青年先锋。
最后,李道亮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了各部门老师今天的分享,并指出国际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今天的研讨会,希望更多的师生能利用学院的平台加强中外交流,兼收并蓄,增强沟通,通过思政课和第二课堂工作,做好学生思政工作,提高学生“四个自信”,让国际学院学生成为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青年。
国际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科老师、全体班主任和班级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会分团委的负责人和班团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后大家一致反映会议开得及时务实,对未来思政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正如王晟老师所说,通过参加此次研讨会,自己提高了对思政工作、班主任工作的认识,能够从国家立德树人的战略角度理解自己的工作。学生党支部书记何海童老师也表示,此次研讨会干货满满,各部门老师的分享提高了自己对思政工作的理解和做好学生思政教育的技巧,作为辅导员,今后定将充分利用本次研讨会所得,继续做好国际学院学生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