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STUDENTS AFFAIRS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班团风采

2015年优秀团日活动精编(一)

发布时间:2015/5/14 06:57:32       访问量:

为响应校团委的号召,加强班级团队建设,我院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与“青春筑梦·传扬美德”、“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等有关的团日活动。现根据各班汇总材料评选出院级优秀团日活动如下:

 14级经济1班:春日踏青

4月17日星期五14级经济一班两位团支书带领经济一班分团委前往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团日活动。四月中旬,春日的气息渐渐来临,人们脱下厚重的外衣,植物也褪去外壳,冒出嫩绿的枝芽,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日子。奥森作为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基地,有3公里、5公里和10公里的跑道,有四人脚踏船,以及多人骑自行车,是踏青和放松身心的不二之选。当天下午,分团委25人一同乘坐地铁前往公园。同学们学习之余,一同参加班级活动,选择了快捷环保的交通方式,不仅欣赏了满园春色,还增加了同学间的感情与互动。团支书用镜头记录下来同学们的笑容,也成为了全班美好的回忆。


              

 

  14级经济2班:发现校园美丽
 

2015年四月三十日上午十点,中美14级经济二班全体同学在水塔下集合完毕,准备重新共同领略校园的美丽,研究校园的花草树木。最美的往往就在身边,我们经常从校园的条条小路走过,但从未认真停下欣赏,研究这里的美丽。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中国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进入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农业部和北京市共同建设。学校重点学科便是生物与食品安全。虽然作为国际学院的一员,我们对生物工程不甚了解,但通过本次团日活动,我们了解了各种花草的名字,以及生长季节等等。由此,我们更加了解了我们生活的,培育我们的中国农业大学校园。这份爱校情怀激励我们好好学习,认真研究,已为学校,为国家争光。

 14级经济5班:为教师献礼

 

4月23日是145班生物老师Dr.Alfredo的生日,Alfredo老师上课风趣幽默,工作认真负责深得同学们的喜爱。上半学期的生物学习已经结束,期中考试之后我们将迎来新老师来讲授接下来的知识。因此得知Dr.Alfredo 的生日将近,同学们自发决定为他举办生日Party,支部因此决定悉心策划,作为本学期的团日活动。此次活动得到大家的支持,同学们积极参与,不能到场的同学也为生日会策划出力,并为Dr.Alfredo提前送上生日祝福。生日当天,Dr.Alfredo非常感动和开心,大家边玩边聊。Dr.Alfredo认真学习了每个同学的中文名字怎么读,然后热情为大家唱歌,还分别于每位同学一同合影。此次活动举办十分成功,同学们在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体会到浓浓的师生情,并提升了支部凝聚力。同时,也迎合了此次团日活动主题,真正做到走出网络,走出宿舍,和老师同学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增进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友谊。

 

 14级金融2班:密室逃脱团队训练

金融二班于四月二十九日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团日活动。 正值期中考试周后的第一个假日,同学们都饶有兴致,参与积极性很高。 由于天气原因,所有班委决定活动在室内进行,于是在中午大家一齐在公主楼二层食堂吃完中饭,下午一起组队解开解开密室难题。在中餐时间,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生活上的趣事,氛围活跃,大家也热烈讨论了密室逃脱的技巧,对下午的活动跃跃欲试。在下午的密室逃脱活动中,所有的人按抽签的方式分成了两组。在游戏过程中,大家都绞尽脑汁,为了赢过另一个小组而拼尽全力。每解开一个关卡,大家都兴奋地欢呼。在游戏过程中,我班的团队意识和班级凝聚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这次团日活动,班上同学的距离又拉近了许多,有了共同的回忆。

 

 14级农经1班“风华青春”主题班会

2015年5月4日下午,国际学院农经一班在农大第一教学楼开展了“风华青春——我的青春我做主”团日活动。恰逢五四青年节,活动开始,首先由张宸铭同学带领团支部所有同学合唱中国共青团团歌。在激昂的歌声中,大家心中纷纷涌起振奋的情绪。紧接着,胡京昕同学结合幻灯片,带领全班同学讨论了我们大学生作为青年人应当具备怎样的心态、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学们认真倾听的同时,脸上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随后,台下的同学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赵恒、崔航等同学与在座同学分享了各自的体会,更结合他们各自在大学生活中的经历,诉说自己对本次的活动感悟。本次团日活动采用了演讲与讨论的形式,简明生动;内容切合同学们的生活实际,让同学们对于“青年”二字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14级农经2班:记八宝山革命公墓

2015年4月19日,农经二班的同学们来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高大巍峨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庄重端正的写着七个大字:八宝山革命公墓。门口的石狮与古柏显得庄严而肃穆。公墓内大致分为两部分,一为墓区,二为骨灰堂。中央为骨灰堂,是1958年将原褒忠护国寺第一、二进大殿及配殿改建而成的,其中分为十一室,第一室安放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家的骨灰。墓地或骨灰的安放格局遵循生前政治级别而定。位于整个公墓北向顶端的一墓区内主要安葬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副部级以上干部、民主党派领导人士。因此,一墓区是公墓中政治规格最高的地方。三号墓区是在一墓区形成后扩展而成的。这两块墓区主要以级别较低的县团级干部为主,安葬的是530多位逝世于五六十年代的革命人士,他们在革命时期始终跟随着党走在时代的前列。等到新中国建立后,他们又积极投身国家经济建设,辛勤工作、爱岗敬业,在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后半生。二号墓区埋葬的时50年代逝世的革命人士,也有科学、教育、文化界的著名人士,这些民主人士和他们颇有个人风格的墓碑夹杂在大面积的以五角星和党徽为碑面、以戎装为遗像的革命者墓碑中,显得格外特殊。如闻一多先生、林徽因、徐悲鸿、车夫、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波兰的驻华使乌季米西等等。一墓区安葬着中共国家领导人及副部级以上干部、民主党派领导人士,是公墓中政治规格最高的地方。以任弼时墓为基准平行于两侧的,分别为政治局常委级人物,包括彭真、姚依林、陈云、宋任穷、李先念等。
    人民英雄先烈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通过参观八宝山革命公墓,我们深刻认识到革命先辈为实现解放的艰难以及当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唯有刻苦学习,顽强拼搏,学习并将革命先烈们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才能祖国的繁荣强盛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国际学院分团委

                                                     201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