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专题】传播属于中国的“好声音”

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经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主席提到了不少关键词,展现出了不同的新理念和新观点,从中体会到我们不仅要在自己的学业上努力,还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服务党和国家对外战略为基本任务,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要从每个人的身边做起,坚定自己的立场,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好习主席的领导方针,将关键词运用到生活,到生活中去理解。
记得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又一次掀起了电视选秀的收视高潮,从中能够看出《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和时代意义,说明了一个好的综艺节目也有正面的价值观。自播放以来,各界的名人纷纷称赞,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形成了“好声音“的社会现象,节目核心价值观的创新。《中国好声音》在节目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四名评委招收徒弟打造团队。歌手在出场的时候就展示了自己的歌唱功底,评委要背向歌手进行新时代的“盲听”歌曲,如果评委满意,就可以亮起自己座椅的灯;如果这四位评委都比较满意这位歌手,那么歌手自己喜欢哪名评委,就可以选择哪名评委,直至最后完成团队的建设。在这个环节中,“盲选”这个新颖的词汇被使用,也让声音成为比较各自实力的唯一标准,这样就加深了节目的内涵,成为了节目创新的又一亮点。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公信力成为了观众必看的原因之一。而《中国好声音》通过“盲听盲选”这样的方式来公平地较量,正是客观公正公信力的体现。此举不仅提高了节目的影响力,也创造性表达了核心的价值观。
《中国好声音》在各个环节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传播性。歌手们各个实力精湛,将自己内心的雄狮般的怒吼释放出来,用实力赢得属于自己的胜利,同时他们的声音也影响着不同的人,带给我们力量,流行在我们生活中,闲聊中,处处皆在,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改变着社会,带来了不同的风气,像一股所向披靡的能量流淌着我们身边,一种悄无声息的正能量正在发散!
同时在不同的环节节目内容里表现形式也有传播作用,歌手参加比赛歌手与家人的介绍、主持人的采访VR带歌手出场,营造氛围信息的传播。歌手演唱、评委盲听,设置悬念歌手真情献唱,评委细心聆听情感的传播辅助信息的传播,歌手转身评委以转身来表达对歌手的认可,达到第一轮高潮评委以转动座椅表达对歌手的肯定,台下观众及亲友欢呼,歌手则继续演唱信息传播与情感传播平分秋色!
《中国好声音》吸引了很多观众,这个节目之所以吸引观众,就在于他评价歌手的标准就是能够打动听众的好声音,而非人的相貌、财富、地位。看节目如此,看国家发展亦应如此,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飞速发展,相对于飞速发展的经济,一些人的观念和思想相较而言落后了,这导致一些社会矛盾不断被激化放大,老问题新问题不断积累。面对问题和矛盾,一些人开始迷茫,一些人开始质疑,甚至一些人拿着半知半解的西方文化来全盘否定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甚至党的执政地位。笔者不否认问题和矛盾,但笔者认为,任何社会都有问题,任何国家都有矛盾,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如何看,如果你永远只看一点,那么或许你看到永远是问题,收获的只是消极低级的东西。如果你能将把这一点放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范围去看,或许你会看清问题的本质,那么你将收获理性和深刻的东西。
中国人传播中国好声音,把中国特色的东西弘扬出去,使更多人认识、了解、认可进而支持中国的发展,用正能量的方式去传播,像好声音一样,具有磅礴的力量,中国发展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用力量去保护,人心里将会更敞亮,干劲也会更足,问题和矛盾才能解决的更快,每一个中国公民,每一个真正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不仅是对民族精粹的继承发展,更是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自信!
汇报人:李珂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