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专题】依法治国,从我做起

古语有云:“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意为贤能的君主通过有效的制度来治理国家,以达到安民服众的目的。当今,我国政府和人民对这句话有着更为科学而先进地践行方式,那就是“依法治国”。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了12个字,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概况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地发展和进步,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组织和协调。对于国家领导者来说,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对于我们每一个国民来说,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无法得到安全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放心的发展保障。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给当代大学生,我们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应该如何深刻学习并切实践行依法治国呢?
首先,大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且树立起正确的法治观念。我们应当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树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培养科学严谨的法律思维习惯。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维方式;同时在法律活动和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法律思维方式,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法律思维习惯。现在的传播媒体十分的发达,我们可以观看央视播出的法制节目,可以在学校的公众平台上了解各种法制知识,可以通过校园讲座深化我们的法制思想。大学生有义务坚持不懈地进行法制宣传和接受法制教育,使人人知法、懂法、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不仅能使越来越多的人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权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其次,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准则融入生活,用准则规范行为。我们应该深入理解法律上的自由和平等,合法而有效地行使各项自由和平等的权利;树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懂得如何适当行使法律权利,正确履行法律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学生在很多方面可以践行依法治国。在学业上,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可以随意的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同时,如果我们的知识成果被他人侵犯了,我们应该勇敢的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利益。在生活上,我们不能做非法的行为,比如偷窃,抢劫,诈骗,伤害他人人身安全等。在我们自身受到了伤害时,可以立即联系学校保卫处寻求帮助并且联系公安部门。
依法治国是一个长期和艰辛的过程。随着媒体的传播速度加快,我们可以更快地接收的更多的新闻。我们会发现,法律是在不断完善的,是建立在人民的声音之上的。虽然法律上仍会有一些不足,但是我们应该相信,中国的法治体系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有效力。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才能做一个执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为推动祖国法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汇报人: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