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专题】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从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角度浅谈十九大

中国人是一个有梦的民族,也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把教育作为梦想的核心,倾注辛勤和汗水,期待开出璀璨的硕果。先民时期,便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般对教育的重视;明清之际,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求贤若渴的呼喊;近代时期,更是有“文化长征”般的西南联合大学在烽火弦歌中的跋涉、“五四运动”中学子们挥发的铿锵爱国热情。虽历艰难险巇,屡遭踬踣,但学生们追求教育与中国梦的脚步从未停止。可以说,学生是中国梦中强有力的发起者和实践者。
当代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2017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主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报告,彰显出了中国梦在我国未来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指导地位。同时,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复华南农业大学学子的信中曾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新时代的强有力后备军,我们大学生要背负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中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和灿烂的农耕文化,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可以说是助力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我们农大学子要牢记“解民生之多艰”的伟大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投身基层,敢为人先,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成为遍布“天下之英才”,秉持“团结,朴实,求是,创新”的农大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中国农业大学的预备党员,我会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各类党员学习活动,如中国农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协会举办的“读书读经典”系列理论学习活动,国际学院组织的“红色之旅”活动;积极参与我校的“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工作,认真研读习近平讲话内容,吸取先进思想,不断充实自己,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汇报人: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