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COLLEGE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

【优秀毕业生专栏】史圣朋:顺心而为,潇洒放歌

发布时间:2019/6/05 16:04:34       访问量:

史圣朋,2015级传播学专业学生,研究生将于剑桥大学攻读教育研究专业。杨振辉奖学金、学习优秀二等三等奖学金和社会活动三等奖学金获得者。2019年度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获得者。

找准定位,以兴趣为师

作为国际学院优秀毕业生的代表,史圣朋身上却没有一星半点儿倨傲的影子。他是地道的北京人,说话时随和淡然,尾音还带着点北京人特有的桀骜腔调。史圣朋在本科阶段保持了良好的学习成绩,他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把握节奏,效率为先。首先,要找准自我定位,选择优势学科。有的人天生对数字敏感,有的人沉醉文学语言,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倾向,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深研,无疑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以兴趣为师,与爱好作伴”同样重要。在史圣朋看来,学习自己真正喜爱的学科才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活力源泉。这既是支撑学生完成学业长跑的有力保障,也是学生获得心理满足感的理想途径。诚如所言,有时,盲目追求高分成绩的功利主义反而会筑障于心,蒙尘双眼。学习不应该仅仅成为我们追求荣誉的砝码,更应该成为我们人生之书里的文化积淀。就像史圣朋说的那样,“学习嘛,还是应该开心一点。

懂求根公式,也要懂得人生

史圣朋从不拒绝探索生活的多种可能性。不管是大一去教育公司实习,还是大二时参加学院的UPR学术项目,他都竭力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在他看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告诉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要成为怎样的人,人生的命题只能依靠自己的摸索寻找到答案。实习经历乃实践之石。工作会将人拽出学校这座象牙塔,它既是快速提高个人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不二法门,也是了解一个行业最真实运作流程的直接途径;课题研究乃学术之基。一个人的学习水平不应当仅仅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在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中深潜思维底层,不断突破自我的经历更能锻炼学术能力。史圣朋说,在大学里,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不论一个人的外表看起来多么光鲜亮丽,倘若未能认清自己的内心,那也不过是无根之木,不浮之萍。船艉暗渡,书生夜行,都需要明灯的指引。埋头苦干的同时,也要记得抬头望望头顶的星空。

 

玩转精彩,人生不设限

史圣朋对自己下一步的规划是攻读研究生学位。可他没有选择自己传播学的老本行,而是跨专业读了教育。“选择教育研究专业主要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再加上本科阶段的许多课程以及自己的研究课题都与教育相关,所以做出了这个决定。”史圣朋并不喜欢给自己的未来设限,“不管是决定工作还是读研,是去做新媒体还是公关,这些只不过是人生某一个阶段的选择,都能收获独一无二的精彩。”

文字记者:杨馥瑞

责任编辑: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