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COLLEGE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

我和我的冬奥故事|欧于萌——我与“雪游龙”有个约定

发布时间:2022/3/07 10:02:11       访问量:

编者按:北京冬奥会虽已落幕,雪花的故事还在继续,闭幕式上中国式的浪漫告别,传递着中国的深情,也有我们“小冰棒”们的热情和奉献,我院15名场馆志愿者、4名城市志愿者在这个冬天,用最长时间的守候传递温暖,用最平凡的工作绘就未来,通过他们的视角,聆听他们的故事,2022,他们和冬奥的故事。




志愿服务内容
         欧于萌作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语言服务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工作内容围绕混合采访区、新闻发布厅、办公室三个地点展开,包括但不限于赛时混合采访区的翻译、引导服务,新闻发布会、领队会的远程同传耳机收发、协助,及日常场馆各领域所需要我们提供的笔译、口译服务。而想要做好这些服务,要求志愿者们日常完成大量的资料查找、背景调研以及语言练习。工作期间,她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和语言服务经理、志愿者同事们一起,尽最大努力为车橇中心赛事的顺利开展提供语言等各方面服务保障。



奥林匹克精神书写冬奥传奇

      欧于萌主要的工作地点是混合采访区。在那里,她见证了无数运动员结束滑行后的喜悦与激动,听到了各个国家代表队无论本国运动员的成绩好坏都为其不遗余力地呐喊。牙买加代表队令她印象深刻,一名牙买加代表队的教练员拜托了位于混采区旁的美属萨摩亚新闻官,帮助他们在牙买加双人雪车项目结束滑行后记录下精彩瞬间,而后者也欣然应允,并礼貌询问当时在那一片进行语言加引导服务的志愿者自己是否能进入混采区,欧于萌答道当然,新闻官可以在此畅通无阻。她不仅为这种跨越国籍的帮助而触动,更触动于牙买加人在雪车项目上所付出的努力。在没有充足训练条件的情况下他们依旧坚持训练,重返冬奥会的赛场。尽管他们的成绩不够出彩,但在这成绩的背后是他们一次次对不可能的打破、对极限的冲击,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所在,他们已在奥林匹克的聚光灯下书写了属于牙买加的车橇传奇。

   
不远将来的期许

      在车橇中心,我们见证了中国在雪车雪橇钢架雪车三个新兴项目上付出的努力,也见证了中国在冬奥车橇项目上的第一枚奖牌,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人永不言弃的精神在这些项目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每每在混采区遇到中国运动员,我都会悄悄地对他们说一声加油。他们是中国车橇的开拓者、领路人,我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车橇会站上更高的领奖台,更多的中国人会知晓、了解、热爱上这类运动。

  

我与“雪游龙有个约定”

      能够成为这次冬奥盛会的参与者、亲历者本就是一件极为幸运的事,而令我感到更为幸运的一点是,我能将自己在英语方面的长处发挥应用到冬奥志愿者的工作中来,让我充分体会到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感。在冬奥服务期间,我也结识了许多能力强、性格好的伙伴,有他们的陪伴,我们得以提供优质的服务,并愉快度过了这段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旅程。我见到了雪游龙的晴天雪天、白昼黑夜,每次夜班结束下山时都不孤单,抬头就能看见猎户座的陪伴。二十多个昼夜流转,包裹的是我人生中最奇妙、最难忘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