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组织外籍教师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中国工艺美术品,承载千年中华之文脉滋养,传承道器艺术之技艺匠心,汇通中国历史之百代沧桑,彰显民族文化自强的时代强音。
11月24日,国际学院组织学院外籍教师来到中国工艺馆和非物质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共同欣赏馆内主题为“文脉华滋”的陈设展览。“文脉华滋”展览分为“天工开物”“大国匠作”和“美好生活”三个单元,分别展示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新中国工艺美术的成就和融入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动人篇章。
工艺美术馆中央大厅内,中华福树、剪纸、风筝、宫灯相映生辉,意趣盎然。博物馆推出了刘恒普先生的“天地人文”公共艺术个展,艺术作品象征着天时、地利、人和、文兴,描绘出文化兴盛、国家强盛的图景。映入眼帘的艺术空间创作使教师们印象深刻,纷纷拍照留念。随后,在悠扬的国乐声中,教师们步入“文脉华滋”馆藏珍品展厅,饶有兴致地观赏一件件工艺精品。馆内藏品布局优雅,陈列有序,教师们观赏了精美的翡翠玉雕、木石雕刻,以及彰显精湛非遗工艺的刺绣、花丝镶嵌、苗银錾刻等织绣精品。工艺品造型中既有居于庙堂之高的方罍、圆罍和玉琮,也有贴合日用之常的屏风、花薰和风景摆设,展现了中华工艺品可观、可品、可用,集实用与审美,材质与艺匠于一身的和谐营造。精美的工艺品饱含着中华民族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教师们在藏品之间驻足观赏,聆听苗老师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进行的英文讲解,交口称赞。参加活动的Jelena老师更是感叹,成长于千年文明古国的世代中国人,通过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表达着崇仁爱、尚和合的智慧精神和生活情态,展现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和谐理念与乐观自信,向世界传递友爱、互助和希望。
闭馆时分,此次观展活动才落下帷幕。外籍教师们兴之所至,意犹未尽,对活动组织表示感谢,还表达了对参观其他中国文化类博物馆的强烈兴趣。国际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将继续支持举办此类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宣扬文化自信,为外籍教职工提供更加生动的多元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