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COLLEGE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

OSU项目环境科学课到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实践教学

发布时间:2024/12/03 09:54:45       访问量:

        作为本学期“环境科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11月29日上午,OSU项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任课教师Maxim Titushin博士的带领下,前往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槐房再生水厂坐落于丰台区公益西桥南侧,2016年投入运营,是一座全地下、封闭式的再生水厂,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再生水厂。该水厂将污水处理设施全部置于地下,地面则打造出一片占地约15.6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公园,实现了水的再生利用与生态修复,全面践行了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生态理念。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参观湿地景观、地下膜处理车间,以及展览展陈馆。

 

        实践活动的第一站是地上的“一亩泉”湿地景观。同学们穿梭其间,亲身体验了由排水厂排放的生态补给水所滋养出的湿地美景。同学们仔细观察出水口的水质,见证了“污水入,净水出”的奇迹,清澈的流水最终汇入小龙河与凉水河。湿地两岸的植物生长茂盛,水中鱼虾嬉戏,野鸭扑棱而起,整个湿地环境清新宜人,闻不到一丝异味,也听不到噪音。同学们纷纷在观景平台上驻足拍照,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随后,同学们深入地下三层的膜处理车间。由于整个水厂采用全封闭式设计,这里也是水厂打开盖板唯一能看到污水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听取了讲解员对污水处理流程的详细介绍,并特别关注了槐房污水处理的新工艺--“MBR(膜过滤技术)膜池”。经过膜丝过滤、臭氧脱色和紫外消毒后,原本浑浊的污水变成了透明的再生水。同学们通过对比四个容器里的水--浑浊的总进水、清澈的膜产水、总出水和自来水,直观地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此外,他们还饶有兴趣地体验了周边摆放的机器模型。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展览展陈馆。在这里,讲解员结合沙盘模型向他们介绍了槐房再生水厂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污水处理的主要环节和工艺流程,以及北京市的水资源概况、污水处理及再生水资源利用等科普知识。同学们了解到,北京再生水年用量不断增加,如今已占全市用水总量的30%以上,其中槐房再生水厂功不可没。凭借科技创新,槐房再生水厂荣获了国际水协全球项目创新奖金奖,成为唯一获奖的亚洲水务项目。

 

       此次实践教学让同学们了解了城市废水处理的方式。同学们纷纷表示,他们几乎没有感到自己是在参观一个再生水厂,因为这里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他们难以想象,经过处理后的污水竟然能变成环境优美、植物繁茂的湿地。通过这次实践,同学们不仅直观地了解了北京的水环境情况和污水处理情况,还深入了解了再生水处理的新技术。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对排水知识也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